创业是不少人的梦想但也同样是不少人的噩梦,作为一个有拼劲的中国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能一鸣惊人在国内以及国外占得一席之地,所有就有很多朋友怀揣着这样伟大的梦想去经营公司:比如,我要颠覆某某行业,做某某行业的Uber等等。每次想到这样的梦想,很多人就燃起了浑身热血,恨不得立即扩张队伍。
但市面上幸存下来的创业者只有不到1%,除了一些重大决策错误之外,更多创业者其实更像是“冤假错案”,有时仅仅因为一些细小的失误,或者没有提前规避一些商业风险,就使企业深陷泥潭,或发展放缓;或停滞不前;严重的可能就直接倒闭了!稍不留神,就能让你悔不当初。
有时连一个小小的商标都会引发大乱
三年前,细心一点的“打车族”都会发现:自己手机中的“嘀嘀打车”软件,一夜间都变成了“滴滴打车”。殊不知,这一字之差,差点引发一起总额为8020万元的天价索赔案。
最早嘀嘀打车刚面市时,创始人程维对于公司到底能走多远,心中没底,本着节省创业资本的角度考虑,没有提前注册商标,但做着做着,由于投资方的疯狂涌入,嘀嘀打车一不小心做大了。
等回过头来想注册嘀嘀商标时,却发现这两个字早已经被杭州的一家公司注册了。在寻求商标复议的同时也寻求购买该品牌,但最终失败,还被对方上诉索赔8020万元的天价赔偿,所幸经过两年的大力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一揽子商标转让协议。但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早已远远超出程维的想象了。
“创业”是当下的一个热词,而“商标”却久坐冷板凳。但是在创业者热火朝天地攻城略地、开疆拓土时,却往往因为商标纠纷被泼一盆冷水...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一定要有商标先行的理念,而在申请注册商标的整个过程中,创业者还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经济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商标申请策略。不过如今依旧有不少的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没必要先注册商标,等有钱了在说,结果却让大家后悔莫及,商标注册一定要在先而不在于巧。